哈市“艾滋”报告数较去年同期增幅下降
哈尔滨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哈尔滨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2016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本届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意在说明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入新的阶段,预防是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号召各级政府、部门及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携手并肩、群策群力、多措并举,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以实际行动遏制艾滋病流行,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据了解,哈尔滨市自1993年发现第一例感染者以来,截止到2016年10月31日,全市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256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894例,艾滋病病人1362例,死亡339例。年龄构成以20-40岁为主,占报告总数的66.8%,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报告总数的96.0%,其中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占76.8%,异性性行为传播占19.2%。2016年1-10月全市新报告753例,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97.3%,其中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占79.3%,与近三年基本持平。
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10月31日,全市报告职业为学生累计报告317例,2014-2016年近3年报告学生感染人数占全部学生的68.1%,性别构成男312例,占98.4%,女5例,占1.6%,传播途径以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为主,占94.3%。2016年1-10月全市新报告职业为学生59例,占7.8%。
目前,哈尔滨市艾滋病疫情呈如下五个特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报告数逐年上升,今年前10个月全市新报告病例数较去年同期增幅下降16.2%,增长速度有所减缓;男男同性行为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是我市目前艾滋病的第一高发群体;自2005年第一例报告职业为学生的病例,报告数逐年上升,男女比为64:1,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成主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截至今年10月底艾滋病病人占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现存活总数的32.0%,防治形势更加严峻;随着抗病毒治疗覆盖面的逐渐扩大,因艾滋病死亡人数较去年同期降低了41.8%。
近年来,我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报告数逐年上升,专家分析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是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中多性伴、甚至双性性行为对艾滋病传播起到桥梁作用,青年学生人群中发现病例尤显突出;我市推行社区服务中心设立艾滋病检测点,扩大了监测检测范围,实现了最大程度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无症状潜伏期长,未能及时发现的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是我市艾滋病传播重要因素;青年学生中男男同性性行为增多和安全性行为意识淡薄,导致青年学生感染数上升。
自2016年11月份起,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了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系列艾滋病知识宣传、政策倡导、校园健康教育宣传、高危人群干预和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心理支持、知识讲座及文艺宣传等活动,营造了“携手抗艾,重在预防”的社会氛围。11月28日,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北大荒国际饭店召开了“感染者恳谈会”,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的所长、28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参加本次会议。会上,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诚恳的与感染者们进行交流并对感染者们提出的有关艾滋病的治疗及检测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鼓励感染者们按时服药、积极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1月30日,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哈尔滨铁路局在哈尔滨西客站候车室主办以“携手抗艾,重在预防”为主题的大型艾滋病宣传图片展和现场宣传活动。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哈尔滨铁路局参加当日宣传活动,省、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在哈尔滨市艾滋病定点治疗医院的医务人员及防治艾滋病志愿者向过往群众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并现场提供艾滋病咨询服务。
据了解,12月1日当天,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在哈尔滨工人文化宫音乐厅举办“哈尔滨市2016年世界艾滋病日青年学生志愿者主题演讲比赛”决赛。本次演讲比赛自11月10启动,历时20天,哈尔滨市广播电视大学等13所高校经过初赛、复赛选拔出6名选手进入决赛。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仁杰副主任出席并颁奖。于仁杰副主任高度赞扬了本次演讲比赛为青年学生人群艾滋病宣传及控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增强了高校师生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帮助同学们学会了艾滋病的正确预防措施,并鼓励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加到防艾公益事业中。
——哈尔滨翻译公司
译声哈尔滨翻译公司目前是国内专业的翻译机构之一,译声哈尔滨翻译公司秉承“诚信 专业”的服务理念,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翻译服务。了解更多信息:请直接致电:400-600-6870咨询。
发表评论: